
寵物不胖不瘦攻略|保持狗狗貓咪理想體重,延長陪伴時光
過重的毛孩外表雖可愛,卻會大大增加關節炎、糖尿病、高血壓及心肺、腎臟疾病風險。根據美國寵物肥胖防治協會(APOP),超過 55% 的狗狗和 60% 的貓咪都屬於過重或肥胖,趕緊開始調整,讓牠們健康活力更持久!
為什麼要保持理想體重?
- 一旦超重 2–5 公斤,就會顯著增加疾病風險。
- 體態正常的狗狗平均可活多 2 年,獸醫費用也較少。
- 理想體重讓毛孩更願意運動,生活更有品質。
如何判斷寵物是否過重?
- 觸摸肋骨:用手指輕壓胸側,應能輕易摸到肋骨。
- 俯視輪廓:從上方看應出現腰線與腹部內縮;若是橢圓形,代表過重。
- 下腹下垂:腹部下垂、臀部圓潤,均為肥胖徵兆。
寵物減重全方位計畫
1. 先排除健康問題
帶毛孩就診,檢查甲狀腺功能低下或其他可能影響代謝的疾病,確定真正成因。
2. 飲食控制:質+量都要管
- 選擇高蛋白、低碳水、富含纖維的減重飼料,幫助維持飽足感。
- 計算每日所需熱量:依理想體重,由獸醫或APOP官方計算熱量需求。
- 定時定量餵食:一天 2–4 餐,量化飼料份量,絕不「憑感覺」灑飼料。
- 減少零食與桌邊餵食:零食不超過每日總熱量的 10%,愛吃也要有節制。
- 用噬食玩具或慢食碗:延緩進食速度,增加運動量與腦力刺激。
3. 規律運動:從散步開始
散步是最有效的日常運動:
- 高階散步:每次 30 分鐘以上,保持「快走」速度。
- 逐步進階:第一週 5 天各 30 分,至第 5 週提升為每天 2 次 20–30 分鐘。
- 使用牽繩與胸背帶:寵物專用安全背帶,不用鐵圈頸圈,避免拉扯受傷。
- 遊戲互動:室內可用逗貓棒、拋接玩具強化消耗熱量。
4. 體重監控與獎勵機制
- 體重追蹤:狗狗每月稱重,貓咪可用寶寶體重計居家追蹤。
- 正向分散注意力:當寵物「敲碗」求食,馬上以玩耍或寵物按摩取代餵食。
- 定期複診:每 3 個月與獸醫回報體重變化,評估調整方案。
5. 腸道微生態與保健品
研究顯示,健康腸道菌叢對體重管理、發炎反應有正面影響。可考慮:
- 寵物專用益生菌:調整腸道菌相,提升代謝效率。
- 膳食纖維補充:幫助增加飽足感,改善消化。
從飲食、運動、行為與腸道健康多管齊下,才能真正幫毛孩擺脫過重,迎向健康人生!
喜歡這篇減肥攻略?訂閱我們的每週寵物電子報,掌握更多寵物健康祕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