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城市家庭菜園指南:小空間種植蔬菜的好處與方法
對史考特‧林茲萊(Scott Lindsley)來說,園藝就是一種冥想。他是位房地產經紀,同時也是城市農夫,每天清晨必定到自家夏洛特(Charlotte, North Carolina)的後院小菜園仔細巡視。他會檢查蜂箱、查看溫室裡的種子發芽情況、除草並澆灌種在高架菜床裡的蔬菜。
「園藝很療癒。」
這座名為「林威爾農場(Linwell Farms)」的城市菜園,幾乎生產他和夥伴喬伊‧休威爾(Joey Hewell)每天所需的生鮮食材。
「我們做菜時愛吃在地食材,自己種的蔬菜總是最新鮮又美味。」林茲萊說。「有時候我們到菜園挑菜,45 分鐘後就能享用用自己種的番茄、甜椒或香草烹調的一餐,風味完全不同。」
儘管他們住在城市街區,後院種植的面積不足 2,000 平方英尺,但這個可持續的小庭院卻能產出番茄、辣椒、莓果與各式香草,完全滿足兩人一天的食用需求。
隨著多數人上週年因防疫封鎖而重新檢視日常生活,越來越多美國人開始親手種植食物,美國社區菜園協會指出,許多人於去年疫情期間才首次嘗試家庭種植或參與社區花園。
城市菜園的好處有哪些?
不需要大面積─創意十足的園丁知道,城市小空間也能長出蔬菜與香草,甚至完全不用傳統菜園。正如園藝作家喬迪‧托爾佩(Jodi Torpey)在《藍帶蔬菜園藝》(Blue Ribbon Vegetable Gardening)中提到:
「在陽光充足的角落,只要一個小盆栽,就能種出新鮮番茄。只需要挑最曬得到陽光的位置,發揮想像力就行。」
只要一株櫻桃番茄盆栽,就可以在整個夏天陸續採收;只要一盆羅勒放在窗邊,冬天也可為沙拉增添香氣。自種食材的鮮美風味與「一收即食」的便捷性,是很多人投入城市園藝的誘因之一,但園藝的價值不只於此——它對身心健康更有顯著助益。
根據美國園藝治療協會(American Horticultural Therapy Association)的研究報告,持續參與園藝活動能:
• 提升體能消耗,燃燒更多卡路里;
• 增加蔬果攝取量;
• 緩解壓力並促進身心放鬆;
• 促進認知健康,減少憂鬱感。†
「在戶外新鮮空氣中翻土、拔草、澆水,不僅能緩解壓力,還有看到自己種的食物慢慢長大的成就感。」托爾佩說。「而且,這樣做還能美化環境,幫助蜜蜂與蝴蝶等授粉者。
除此之外,園藝也激發創意:你可以自由排列盆栽、垂直支架與花床,讓空間高效利用。看著自己用心佈局的花圃豐收,是一種正面的回饋,能增強自我價值感。
城市菜園面臨的挑戰
雖然城市菜園優點多多,但小空間也有彈性限制、風大、日照不足等挑戰。托爾佩建議,種植前可以先做土壤測試(園藝中心即有試劑套組),確認 pH 值和養分狀況,必要時添加堆肥或有機肥料,讓蔬菜更容易茁壯。
此外,常見的城市種植挑戰還包括:
• 空間不足:想種的蔬菜可能需要更深的根系或更寬的間距;
• 風力強:高樓間與屋頂上風大,嫩苗容易受損;
• 光源限制:若背光或高樓遮蔽,蔬菜缺乏足夠日曬,也會影響產量;
• 雜草與病蟲害:一樣需要拔草巡查與預防害蟲,才不會竹籃打水一場空。
開始規劃你的城市菜園
1. 無需傳統菜床——靈活選容器
在城市後院或陽臺,如果缺少足夠空間,托爾佩建議可用盆栽或花槽,也可以垂直牆面、低矮欄杆上安裝掛盆,甚至直接在花床中間混種香草與蔬菜。例如,她曾把整片排成幾層的懸掛花盆掛在排屋的木柵欄上,形成獨特的小型菜園。
若無自家空間,還有另一個選擇:社區菜園。美國社區菜園協會前任主席比爾‧梅納德(Bill Maynard)建議,如果附近有社區花園,不妨租地耕種,許多由地方政府或教會經營的社區菜園,只要付 $25–50 美元的季節費,就能享受土壤、水源與基本工具。全美已有超過一百萬座社區菜園,你可以從 ACGA 官網找到附近的園區。
2. 如何選擇容器與種植介質
- 選擇適合的容器:市面上從塑膠桶到瓷釉盆或陶盆,各種風格都有。務必挑容器比你想像中更大的尺寸,讓根系能充分舒展。例如:番茄盆栽至少 12 英寸深,香草盆至少 6–8 英寸深。
- 使用優質培養土:城市土壤往往含石屑多、養分匱乏。建議選擇盆栽專用混合土,並在盆底鋪一層碎石或陶粒,以確保排水順暢,防止根部積水。
- 肥料與營養補充:在初次種植時,可撒些有機顆粒肥或熟堆肥,若植物開始快速成長,再依情況添加平衡性肥料(如 10-10-10 配方)。若想持續產量,則可每隔 2–3 週補施少量液態有機肥。
3. 確認適合種植的作物
陽光與空間決定了你能種植什麼。陰涼處適合種植香草(如薄荷、韭菜),因為它們對陽光需求較低;充足日曬處則可嘗試番茄、青椒、豆類與櫻桃番茄等蔬菜。托爾佩建議初學者直接購買蔬苗(starts),避免播種發芽時期的不確定性。
適合容器種植的入門蔬菜與香草,包括:
- 香草:羅勒、薄荷、迷迭香、九層塔等。
- 根莖類:馬鈴薯(可用大盆或深桶)、胡蘿蔔(小品種)、洋蔥、韭菜。
- 豆類:四季豆、豌豆(需搭籬架)、蓮豆。
- 番茄類:櫻桃番茄、葡萄番茄、牛番茄(需較大盆和支架)。
- 辣椒:甜椒、墨西哥辣椒、小辣椒等,易於盆栽栽培。
- 葉菜類(較難磨合):萵苣、羽衣甘藍,但若想嘗試,須確保夠深的容器與持續供水。
「先從你最愛吃的蔬菜或香草下手,並保持盆栽數量少而精,學會觀察、管控之後,再擴大規模。」——Jodi Torpey。
隨著經驗增加,可嘗試輪作與接續種植:春季種植冷季蔬菜(如小白菜、蘿蔔),夏季改成番茄與辣椒,秋季再種冷季葉菜,整年都能豐收 2–3 季。
4. 開始動手種植
在容器內填入盆栽土與有機肥,為每種蔬菜選擇陽光適當的方位擺放。如果你種植多株品項,須先確認日照需求:如番茄需要每天 6–8 小時全光照,香草則只需 4–5 小時即可。種植後可輕輕壓土,澆透水,確保根系與細土充分接觸,再依每天清晨或傍晚的氣溫調整澆水頻率,避免正中午烈日直接洒水導致水分迅速蒸發。
總結
無論你住公寓、租屋或獨立住宅,只要掌握正確技巧,城市小空間也能成為豐收菜園。從挑選大尺寸容器、選擇優質土壤、先買蔬菜苗,再加上輪作與接替種植,你就能享受「從種子到餐桌」的成就感,並讓家人天天吃到最新鮮的在地蔬菜。城市園藝一點也不難,只要你願意動手,隨時都能體驗「自家菜園」的樂趣與驚喜。
重要聲明:
本文僅提供園藝相關教育與參考資訊,並非醫療或營養建議。如有健康疑慮或特殊需求,請先諮詢合格醫療人員或專業園藝人士。本文所述資訊僅供參考,若涉及潛在健康問題,應尋求專業協助。
喜歡這篇文章嗎?歡迎訂閱我們的每週電子報,獲取更多園藝與健康生活秘訣!